2013/12/21

In Taipei, but NOT in Taiwan

 河內文廟

上週第一次去河內出差兩天,雖然說是為了公事,
也在短暫的行程中擠出2小時pass by晃了文廟(孔廟)和胡志明陵寢。
前者比較像是寧靜的觀光公園,
後者則是因為誤打誤撞,跟著前面的大叔大嬸就晃了一圈出來。
原本打算簡單地寫一篇速食觀光紀錄,
但卻因為蠢事而意興闌珊。

2013/11/30

Inferno 地獄


本書提到依據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
認為「人類」已經奪取世上太多的資源,未來過多的人口只會產生擁擠和沒落。
而類似黑死病的「瘟疫」將受人主導再度重演。
Dan Brown四度提筆讓Robert Langdon在小說中大展長才,
雖然只是一位宗教符號學的藝術史教授,
但透過一層層解謎和引經據典,充分的描繪歷史與藝術之間脈絡,
穿插作者蒐集整理的軼事,讓這些藝術品不只有普世所知的價值,
有增添了閱讀上的風趣。

2013/11/13

轉變之書


生活是創造、鋪成、摩擦、沉澱的循環過程,在轉變之中蛻變成更好的自己。

2013/10/25

說與不說



其實你的「說」,正是你「不說」的投射。
你只是認為生活應該用心而隨性,不需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
只是在批判者眼裡,他們把隨性看得太重,
在支持者的手中,用心的部分卻又少了些方向感。

2013/09/29

世界還是老樣子

蘇打綠 再遇見

今天Ellen介紹我這首非常有復仇味道的歌曲,
特別是用於抒寫已逝的戀情關係,
雖然節奏輕鬆依然,但卻對於過去的那人道出「I've been over you now」。
最後的結尾雖然是謝謝,卻壓在重拍上,
反而更有you are so crappy的意味。

2013/09/21

夢縈~逆光

(2012年的好片,逆光飛翔)

明明有三年以上沒照過面了,
但你的臉孔出現......還是有些懷念。
自以為的故事像塵封的舊書,擱在角落,灰灰的,
你原創的劇本早開始上演,和我的,如同平行線般各自演出。

2013/08/24

寫作者的自戀

 

在閉鎖的環境下又看完的兩本書,
老實說最近不是很有閱讀的心境,利用瑣碎的時間總是把它們翻完了。
「有些事」其實比較像是作者凌亂地蒐集文章感想,
把自己那種天生我材和不想認輸的精神宣示於一本手冊。
評價不高 的原因是,小野的社會經歷太特殊,
有些人、有些事如果沒有那種運氣和環境,便無法造就人生的野望。
至於作者弄懂了哪些事...
母親的偏袒、妹妹的悔恨、大姐的關懷、電影圈的革命、自然界的呼喚...?
對於生命本質的探討卻沒有太多著墨,
所提的零碎事件在全書也缺乏連結感,
卻很多次提及自己非文學者的身份,以「蛹之生」成為70年代的暢銷作家;
雖然文中略表謙遜,卻看到自己對於從夜間辦學生脫穎而出,
以及跑步多跑了一圈大敗日間部學生奪得第一名諸如此類的小事而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