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5

外面的世界



如果M的存在是A幸福的必要條件
是否意味著M的缺席將導致A甚麼也得不到嗎?

昨天距離小手的畫面還有206天
預計明年5月會降臨的這個世界
這個手機上的畫面震懾了恣意滋生的黑暗
如同你手指上的戒律
告誡著外人不要侵犯你的絕對領域
至少,A有機會說出口:不要對我太好,不然我會捨不得離開
雖然M笑著回說:就是要這樣讓你捨不得啊~

在完全沒有出口的空間中尋找風的律動
溫柔而婉轉地小施恩惠困惑心智
自忖著就是這個人,讓幻覺纏繞蔓延
今晚失戀的口吻告訴冥王星:生也孤單,死也寂寥。

時間和宇宙仍在流逝和運行,重回當初深海擁抱的軌道,享受獨活...

2016/09/29

Half-Breed Angel



降臨在初秋的九月,南國邊境,
雖然沒有秋天的氣息,但是大雨滂沱後的泥土芬芳,
純樸得如你的人和表情。
即便身材挺拔,但內在卻透露出忠犬的象徵,
當你問我是否要共進晚餐時,拒絕好似違背內心真實的渴求。

因為手上的指輪代表你已所屬佳人,
保母週期結束後,保持安全距離才是主要方針。
相信你會在南國找到生活的真理、摯友、還有來自未來的小手。

此生會遇見一些好男人、好女人,
希望下次邂逅時,已是截然不同的面貌和你們相遇,
期待自己進化成更好的人。

2016/01/21

僅存的優雅


對我來說本月最深刻事情莫過於康熙走了及總統大選。
但前這是在它最美好的時候結束,後者則是在自己不完美的結果被終結。

2015/12/31

2016 Resolutions


(諧音:I Love You. abstracted from 神去なあなあ日常)

10和11月分別miss掉一篇月誌,而12月又趕在最後一天寫新年願望,有一種非我的風格居然趕在截稿日,但還是得好好做個自我檢討:

2015/09/27

奇葩

morning glory photoed by machu

定義:原意是指奇特而美麗的花朵,常用來比喻不同尋常的優秀文藝作品或非常出眾的人物。現多指一些稀奇古怪、讓人無法理解的人物或現象。

最近百般無聊,或許是生理時鐘又走到不知所云的時刻,
不否認許是生命中缺少可以對話的對象,
連原本的娛樂也丟棄在一旁,
新嘗試的FFXIV也在一個月投入後刪除。

就像Kevin所評點的,雖然用盡力氣去推一作推不倒的牆,
可是因為推了10次、100次、1000次,
牆雖然紋風不動,但是自己的肌肉確鍛鍊出來了。
真理也是如此,況且世易時移,
但若能反覆思考,雖然不一定能有明確的結果,
但是自己的切入角度與思維方式也就這樣訓練出來。

不否認內容有應具備綜藝性及娛樂性,雅俗共賞,
但是知識性卻也在團長的評點後讓人豁然開朗。
非常期待第三季的曉之回歸。

筆記一下最近的課題:
1. 沉著的態度
2. 越文自學
3. 手寫文字與手帳使用
4. 種植牽牛花

2015/08/29

對母親說

natgeo photo by Joel Sartore

對不起,當時年紀太小無法體會你的感受
謝謝你,陪伴我不能獨立時的一步一腳印

對不起,總是無暇聽你重覆的絮絮叨叨
謝謝你,告訴我你所知的與你所期盼的

對不起,因為海外工作關係我無法時常陪伴你
謝謝你,總是在我返家時贈上一桌熱騰騰好菜

對不起,我只聽邏輯、理由和事情的重點
謝謝你,在難過流淚後還是會對我微笑...

2015/07/18

Discrimination,無所不在



日本人材業界流傳的話:部下は上司を三日で見抜く。
部下三天能看清上司,但是這句話背後別有意味,
代表上司就算過了三年,都還不見得就能看穿部下。

在企業內,往往作得穩妥的員工突然提出離職,
老闆還要排出問券和面談去瞭解原因和理由,
但現實是我們下屬都不會說真話,
因為更多的關係是建立在獎懲、薪資,而非信賴。
信賴的培養又是基於哪種領導特質或是真劍實力? 
雖然還不夠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但我知道總有一種直覺會告訴自己這個主管能不能跟。

在看到這句話之前,我的態度早已不會把自己高掛在主管姿態,
或許只是因為自己僅為一個小主管,
多數的時候自己還是被人管、被人指派的狀況,
所以反而比較能夠透視下轄職員提出離職是真心,抑或是另有企圖。

同樣一個離職的理由,
有人的確是自我生涯的規劃,有些人則是希望更好的待遇,
當然在談話之間的測試也是必要的,
特別是後者會呈現出來自己的期待與感觸。
仍從事著第一份的工作,也已經歷五個寒暑,
雖然實話是在越南只有「暑暑」可言,
直屬的主管、老闆的性格和態度其實都很鮮明,
甚至剛調派來的代主管的能力也是一語道破,比紙還薄,
但內心已訂下長期目標,所以與其擇良木而棲、花時間適應新環境,
或許順勢利用環境更符合成本效益。

跳回主題,最近越籍經辦要離職,
所以當她提出的時候我也沒太驚訝,畢竟那是一個需要長期固定在位置上的人,
升遷或獎金也都來得又遲又緩,雖說容易被取代但又希望對方能當個不動明王,
總因為別人薪水低而認為別人不該離職,我想這就是一種歧視,
難道只有薪水高的離職才是高貴的、優雅的、名正言順的離職嗎?
她們都還年輕,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甚至還有時間可以改變選擇,
就算不年輕,只有敢跨出社會的框架,不也是值得鼓勵嗎?

沒有看透部下的理由,「歧視」就是高層看不清又逃避現實的主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