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避不開的社交場合之一便是婚禮。
不論是身為賓客、伴郎(娘)、招待或是企劃人,
只要作好自己的角色,
任何型式的婚禮都能順利進行,
給予誠心的祝福和掌聲,
其餘的都是錦上添花。
寫起這婚禮事件是由衷而發,
或許,成長都得經歷過同樣的情懷卻又逃不出這胡同。
邀請,代表了主人的心意,以及對受邀者的重視程度。
特別是像婚禮如此重要的場合,
受邀與出席,一般人會變得更認真看待。
但實際上,越是需要人數眾多的場合,
每位賓客「受重視的程度」就會被逐漸分散;
當然,受邀者會就自己所屬的小圈子來秤度自己有幾兩重。
然而,參加過幾次婚禮,
可以發現在台北的舉辦的場合較不會有無限上開的流水席,
取而代之的是在有限的桌數中精挑細選各時期的key person,
我輩的父母通常會力邀自己的親友參加,
導致年輕一輩的同儕能受邀的數量被壓縮。
假設新人事先沒有做好「公開」的宣示,
那很可能將導致沒有受邀的朋友幾度懷疑自己的份量,
甚至刺探受邀朋友收帖情況,或是透過中間人的傳話主動報名,
最終演變成一種懷疑與結下樑子的結局。
其實,大家都想見識別人的婚禮何其盛大,
當然也順便探訪許久不見的某某。
但別忘了主要目的是包下紅色炸彈,聊表祝福的心意。
(如果包不出大禮,那就別吝嗇你的掌聲與笑容)
至於沒受邀的配角們,
也別太在意自己未列入超級好朋友的名單中,
想要給的是祝福,不是沒受邀的抱怨或是溝通上的誤會,
千萬別因為小事打壞了好事的氛圍,
不然就跟La Belle au bois dormant裡未受邀的女巫被汙名化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