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聚首殷勤奉,酉時師生步履風,
閃光熠熠不停歇,杯酒盡歡笑難攏。
宴席紛語談舊情,綠女紅男穿梭行,
往懷盡藏小道問,方言難喻轅轍景。
風乎舞雩喜昂揚,初出茅廬互體諒,
此情此景已難再,遠隔山岳自翱翔;
莫忘回首故人影,切念深眸同窗夢,
終問盡歡是與否,只願與君蓬萊逢。
The love that dare not speak its name. Look how much we've been given when lonely souls just stumbled into fate...
2009/07/27
2009/07/17
Keep A Low Key
黑暗有一種療傷的溫度![]()
![]()

會讓靈魂蒸發掉痛楚
回到羽毛的重量開始
旋轉著自由輕輕飄拂
一個人跳舞解脫束縛
小小舞台也能夠容納幸福
征服了午夜就象徵服了自己
明亮的自我原來藏在暗處
(From:陳小霞 - 暗舞)
想保持低調,
不想說,
總覺得太輕易地口若懸河,我沒有打算要掏心掏肺;
除非,你有展現出你的誠意。
說謊,我會說得明顯,看起來是漏洞百出,
像是故意要被你看破,留下一些提示和警告。
時間長短不能代表什麼,
重點是在彼此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背離了一些信仰和想法之後,
似乎沒有誰可以這麼重要了...
大隱隱於市,現在就是這樣吧~
當然,也要對家人下達封口令!!
會讓靈魂蒸發掉痛楚
回到羽毛的重量開始
旋轉著自由輕輕飄拂
一個人跳舞解脫束縛
小小舞台也能夠容納幸福
征服了午夜就象徵服了自己
明亮的自我原來藏在暗處
(From:陳小霞 - 暗舞)
想保持低調,
不想說,
總覺得太輕易地口若懸河,我沒有打算要掏心掏肺;
除非,你有展現出你的誠意。
說謊,我會說得明顯,看起來是漏洞百出,
像是故意要被你看破,留下一些提示和警告。
時間長短不能代表什麼,
重點是在彼此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背離了一些信仰和想法之後,
似乎沒有誰可以這麼重要了...
大隱隱於市,現在就是這樣吧~
當然,也要對家人下達封口令!!
2009/07/13
拒絕

結構非常的破碎,但寥表心得。
生命本來就是不公平、不平衡的競爭,
除了資質之外,命和運也是實力的一環,
命不如別人優渥,運不如他人順遂,
然後怨天尤人或是憤世嫉俗,也只會把自己打入死胡同中。
一句話:就是實力沒人家好。
正因為不公平,所以對錯是非,甚至是道德規範,
仔細檢視起來就沒有那麼結構堅強,
甚至顯得脆弱而且可笑。
與其說擁有高尚的道德觀或公德心,
我倒覺得擁有「同理心」會來得比較重要,而且更加實際。
買東西找零錢時,或下公車時會和司機說謝謝,
這不是一種很深厚的感謝,而是發自於對對方工作的體諒而給予的回應。
有人說他壓根沒想過,
當然,我不會批評你,只是小小牴觸了我內心的原則。
在台灣這個社會和生活制度裡面,
我們每一個都被塑造成要長得跟別人一樣,卻更因此感到無所是從。
難道to be different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
是啊,這是因為某種群眾和同儕的壓力所致,
所以當你不是主流的人類時,你就被歸類成freak那一派的。
很多人從沒想過,正因為不屬於主流,所以不需要受到主流的規範,
但當有人發現了這點,卻容易變得"有所為而為",
為了另類而另類,為了想不一樣卻走入賦新辭強說愁的邏輯裡。
除了自己,沒有別人可以影響你,
在沒有敵對他人的場合之下,
我很不喜歡邀約時有這樣回應:XXX去,我就去。
每次都把自己的主控權給別人決定,
原來做自己和決定事情變得那麼困難。
也因為我們很少拒絕,所以變得不敢拒絕,最後無奈接受。
生活不只是不公平,而且也不均衡,
所以才要在自己的生活strike a balance。
就像是理化裡提到的,鹽巴溶解在飽和的水裡,不是一種靜態的現象,
而是不斷地析出、溶解,達到一種動態的循環。
至於動機是甚麼,驅動自己的力量要自己去尋找,
規律,不是來自於那個人很單調、很守紀律,
而是他覺得那是讓自己生活達到動態平衡的習慣。
適者生存,在英文中是用receive這個字眼,
個人覺得並不是說誰最"適應"環境(adapt),
而是環境多變多元的狀態下,
誰最能容納、包含最多的,才能生存下去。
If you were a freaky guy, you should receive more than what you've had.
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覺得喜歡且舒適,
知足而不滿足,那就夠了...
希望我們都有一點dare to be的勇氣!!
2009/07/01
Re: 我們的斤斤計較的世界
所以總覺得世界應該繞著自己而轉動;
太陽,在這裡夏天的,是錯誤的炙熱,
但在彼方的國度,卻是最優雅的溫和。
上天從來不會是公平的,也不會是有感情的 (indifferent),
不論你是努力著、笑著、哭著或是哀求著,
當然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擷取世界上的一切,
只是著種機會,並不相等罷了,或者是趨近0的人大有存在。
正因為從來沒有公平存在,
所以人們用自己的不公平去反省世界的一切。
不能否認,
有些人拿得太多,但也因為他們能給我們的實在是太多了,捨他其誰!?
當你展開世界,重新觀察這種give與take的不對稱關係,
在結論裡,我會說,拒絕有顯著的關係存在,
那麼,given和taken的聯繫又是什麼?
再怎麼錙銖必較,也不一定會有個結果吧...
2009/06/25
Revive
未完成是一種期待,
讓內在害怕的等待。
已完成是一種等待,
令人感到後悔但也只好放手,去期待。
半成品,一半是等待一半是期待,
因為出手的地方早已無法修改,簡言之,那會歸類為沉沒成本,
尚未啟動的另一塊,卻因為先前的遺憾,也莫名地陷入隱晦不明的死胡同。
因為,這是被流傳的故事,
而人們總是迷信,所以紛紛掉入了血祭奉神的不歸路;
總是令人失明的,則是一連串的光譜 (a series fo spectrum),
定位每個棋子星羅在冷暖色不同的兩端,
隨著時間,推移向前,抑或是退潮到灰暗的彼端。
當星星不再發光,馴養的狐狸被流放,帶刺的玫瑰逐漸枯萎凋零,
失去了對看的一雙眼睛,才更體會了所謂的天地之渺。
我只好說:自己跌倒了,那就自己爬起來...

讓內在害怕的等待。
已完成是一種等待,
令人感到後悔但也只好放手,去期待。
半成品,一半是等待一半是期待,
因為出手的地方早已無法修改,簡言之,那會歸類為沉沒成本,
尚未啟動的另一塊,卻因為先前的遺憾,也莫名地陷入隱晦不明的死胡同。
因為,這是被流傳的故事,
而人們總是迷信,所以紛紛掉入了血祭奉神的不歸路;
總是令人失明的,則是一連串的光譜 (a series fo spectrum),
定位每個棋子星羅在冷暖色不同的兩端,
隨著時間,推移向前,抑或是退潮到灰暗的彼端。
當星星不再發光,馴養的狐狸被流放,帶刺的玫瑰逐漸枯萎凋零,
失去了對看的一雙眼睛,才更體會了所謂的天地之渺。
我只好說:自己跌倒了,那就自己爬起來...
2009/06/12
DK log 11 - Last Night in Denmark
交換學生的這個學期結束了,
時間過得可真快,看到了歐洲的冬、春、和初夏,
踏出自己出生地以外的旅遊、學習與生活,
我必須說,當初要出來的心情很猶豫,
因為有很多現實的考量,像是時間、金錢等...
但就是因為犧牲了甚麼,所以我也從這趟大移動中得到什麼。
沒有post太多旅遊的東西,是因為我也在歐洲的移動中,
迷失了自己想渴求的是甚麼,是看著地圖在玩RPG一樣的攻略呢!?
還是跟外國朋友每天喝酒開趴呢!?
不太想這麼公務員般的交代我在這的每一刻,
所以寫寫blog或是上傳照片也顯得隨心所欲些......
最後一週的丹麥,似乎有點捨不得我離開,
降了些許溫度,陣陣的冷雨伴隨寒風呼嘯,
即使現在已經是六月初邁入初夏的時刻;
這個晚上,似乎很適合啜飲著一杯熱茶,然後反覆品味這些日子。
我不會很自誇的說,看過了甚麼不一樣的東西,
或是經歷過哪些有趣的地方,
甚至是我認識了哪些人;
但卻可以肯定地告訴自己,
當把自身放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時,
才能夠更加清楚who I am,what I can do tomorrow。
獨立的定義,並非只有生活上的孤立或是經濟上的自主,
甚至包含了不受外在眼光的思考與自我原則的建立,
在每天所生活的環境裡和異於自己文化的人打交道,
即便是我樹立了一個新的「我」的形象,
還是會因地制宜地稍作修飾,
雖然我渴望呈現比較真實的自我,
但就本質上而言,
一群dorm mates的文化,有時候比較像兩種固體,
而非液體般能夠輕義的融合與理解。
在這邊,可以發現同年紀的人並非比你厲害許多,
或是更具有哪些五花八門的能力檢驗與證照,
但是他們的「機會」比較多,
機會背後帶來的「報酬水準」也相對較高,
這著實是令人羨慕而又忌妒的一件事情。
反觀自己過去所成長的環境,
到目前為止,比較像是一個煉蠱的大盆子,
在門可羅雀般的機會下爭取生存和競爭。
這是一個結構性的明顯差異,即使我有所認知,
所以希望用在歐洲得到精神,在回到我的地方後好好磨練一番。
那些人、那些事,不論是存在過去式的或是現在式的,
補充了一些心的能量後,我願意用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但我想我的基本喜惡沒辦法作更改,
內化在我本質中的某些角色已是固定班底,同時也是硬底子演員,
回到台灣之前,把丹麥好好的瀏覽一遍,
它的遺跡不美、它的歷史非主流、它的文化罕為人知,
但是它的生活,簡單而美好。
時間過得可真快,看到了歐洲的冬、春、和初夏,
踏出自己出生地以外的旅遊、學習與生活,
我必須說,當初要出來的心情很猶豫,
因為有很多現實的考量,像是時間、金錢等...
但就是因為犧牲了甚麼,所以我也從這趟大移動中得到什麼。
沒有post太多旅遊的東西,是因為我也在歐洲的移動中,
迷失了自己想渴求的是甚麼,是看著地圖在玩RPG一樣的攻略呢!?
還是跟外國朋友每天喝酒開趴呢!?
不太想這麼公務員般的交代我在這的每一刻,
所以寫寫blog或是上傳照片也顯得隨心所欲些......
最後一週的丹麥,似乎有點捨不得我離開,
降了些許溫度,陣陣的冷雨伴隨寒風呼嘯,
即使現在已經是六月初邁入初夏的時刻;
這個晚上,似乎很適合啜飲著一杯熱茶,然後反覆品味這些日子。
我不會很自誇的說,看過了甚麼不一樣的東西,
或是經歷過哪些有趣的地方,
甚至是我認識了哪些人;
但卻可以肯定地告訴自己,
當把自身放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時,
才能夠更加清楚who I am,what I can do tomorrow。
獨立的定義,並非只有生活上的孤立或是經濟上的自主,
甚至包含了不受外在眼光的思考與自我原則的建立,
在每天所生活的環境裡和異於自己文化的人打交道,
即便是我樹立了一個新的「我」的形象,
還是會因地制宜地稍作修飾,
雖然我渴望呈現比較真實的自我,
但就本質上而言,
一群dorm mates的文化,有時候比較像兩種固體,
而非液體般能夠輕義的融合與理解。
在這邊,可以發現同年紀的人並非比你厲害許多,
或是更具有哪些五花八門的能力檢驗與證照,
但是他們的「機會」比較多,
機會背後帶來的「報酬水準」也相對較高,
這著實是令人羨慕而又忌妒的一件事情。
反觀自己過去所成長的環境,
到目前為止,比較像是一個煉蠱的大盆子,
在門可羅雀般的機會下爭取生存和競爭。
這是一個結構性的明顯差異,即使我有所認知,
所以希望用在歐洲得到精神,在回到我的地方後好好磨練一番。
那些人、那些事,不論是存在過去式的或是現在式的,
補充了一些心的能量後,我願意用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但我想我的基本喜惡沒辦法作更改,
內化在我本質中的某些角色已是固定班底,同時也是硬底子演員,
回到台灣之前,把丹麥好好的瀏覽一遍,
它的遺跡不美、它的歷史非主流、它的文化罕為人知,
但是它的生活,簡單而美好。
2009/06/10
DK log 10 - Pisces Charisma
在拜訪過許多國家之後,
多了一種莫名的空虛感!?
或許,旅行的意義,不是在於你看了多少美景,或是多少帥哥美女;
也不是單單參照的旅遊指南把"甚麼地方"都走一回,
然後用手上的數位相機留下許多想法和紀念,
套用一句古語:曾是以為"旅行"乎?
往東的布拉格,有許多又舊又老的回憶和紀念,
在拜讀過天鵝絨革命和布拉格精神之後,
天鵝絨革命是與暴力革命相對比而來的,指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衝突就實現了政權更迭,如天鵝絨般平和柔滑;
而這樣的一個轉型中的國家和城市,也會面臨新時代的挑戰和舊經濟的崩潰。
社會中常存的人文素養和思潮,似乎也被電視和電腦所取代。
往南的西班牙和義大利,雖然是熱情的國家,
但卻呈現兩種不同的風情。
雖然同為歐洲溫暖許多的國家,西班牙更有一種閒適的味道,
塞萬提斯的作品「唐吉訶德」敘述主角唐吉訶德幻想自己是個騎士,
因而作出種種匪夷所思的行徑,最終從夢幻中甦醒過來。
這個人物成為世界聞名的形象,
經常用來比喻敢於衝擊社會不合理現象的人,敢於堅持自己觀點到底的人,或不自量力的人,脫離現實的人。
當然在巴塞隆納或是馬德里已經不復見十七世紀的小說風情,卻帶有更多的純樸和吸引觀光客前來的味道。
而米蘭和羅馬,則更有許多歷史和文化的累積。
這裡是文藝復興的起源地,不論是繪畫或是雕刻,
都是首屈一指的古文明累積,
從書本裡所熟知的那些大帝或是統治者早已不復存焉,
新的時尚風潮也和過去的Renaissance互相呼應(源出於義大利語rinascita,意為再生或復興),
在黑暗時期的歐洲中,綻放出古典文明的光芒。
往西,是最現代化的國家,英、法、德;
高度文明的G系列大國,在這邊高地領引著歐洲風潮,
或許最熟悉的地方莫過於此處,
不論是大笨鐘、艾菲爾鐵塔,或是TV tower,
都代表著每個首都的一具高大而具紀念性的建築物。
當然,巨石陣Stonehenge是我對於英國最自然的第一印象,
雖然我們總是很歡樂地與著個古代墓地合照。
法國的鄉村是旅遊的好去處,避開壅擠的巴黎人潮,
特別有run out of the city的舒暢感。
往北,Stockholm和Bergen是好地方,但物價總是更貴一些,
或許要去美好的地方要犧牲不少金錢!?
從13世紀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
由於免受戰爭的破壞而保存良好,現在共有許多博物館和名勝,
同時也是一個高科技的城市,擁有眾多大學,工業發達。
卑爾根位於挪威的西南方,也因為峽灣地形適合大型船集操作。
這裡和丹麥的關係很親近,建築風格更是類似。
看不出建築物的美感,沒有華麗的裝飾和氣息,
但是接近自然是這裡唯一感受北歐風情的不二法門。
小記...
1. 當要約人的時候,絕對不給對方拒絕的機會。
ex: 星期一三五,你哪一天有空? 是要看A電影,還是要看B電影。
2. 積極地、鍥而不捨地連絡對方。
3. 在生活中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欣賞獨立人格的作品。
4. 只是懶得傳照片、一一交代罷了
多了一種莫名的空虛感!?
或許,旅行的意義,不是在於你看了多少美景,或是多少帥哥美女;
也不是單單參照的旅遊指南把"甚麼地方"都走一回,
然後用手上的數位相機留下許多想法和紀念,
套用一句古語:曾是以為"旅行"乎?
往東的布拉格,有許多又舊又老的回憶和紀念,
在拜讀過天鵝絨革命和布拉格精神之後,
天鵝絨革命是與暴力革命相對比而來的,指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衝突就實現了政權更迭,如天鵝絨般平和柔滑;
而這樣的一個轉型中的國家和城市,也會面臨新時代的挑戰和舊經濟的崩潰。
社會中常存的人文素養和思潮,似乎也被電視和電腦所取代。
往南的西班牙和義大利,雖然是熱情的國家,
但卻呈現兩種不同的風情。
雖然同為歐洲溫暖許多的國家,西班牙更有一種閒適的味道,
塞萬提斯的作品「唐吉訶德」敘述主角唐吉訶德幻想自己是個騎士,
因而作出種種匪夷所思的行徑,最終從夢幻中甦醒過來。
這個人物成為世界聞名的形象,
經常用來比喻敢於衝擊社會不合理現象的人,敢於堅持自己觀點到底的人,或不自量力的人,脫離現實的人。
當然在巴塞隆納或是馬德里已經不復見十七世紀的小說風情,卻帶有更多的純樸和吸引觀光客前來的味道。
而米蘭和羅馬,則更有許多歷史和文化的累積。
這裡是文藝復興的起源地,不論是繪畫或是雕刻,
都是首屈一指的古文明累積,
從書本裡所熟知的那些大帝或是統治者早已不復存焉,
新的時尚風潮也和過去的Renaissance互相呼應(源出於義大利語rinascita,意為再生或復興),
在黑暗時期的歐洲中,綻放出古典文明的光芒。
往西,是最現代化的國家,英、法、德;
高度文明的G系列大國,在這邊高地領引著歐洲風潮,
或許最熟悉的地方莫過於此處,
不論是大笨鐘、艾菲爾鐵塔,或是TV tower,
都代表著每個首都的一具高大而具紀念性的建築物。
當然,巨石陣Stonehenge是我對於英國最自然的第一印象,
雖然我們總是很歡樂地與著個古代墓地合照。
法國的鄉村是旅遊的好去處,避開壅擠的巴黎人潮,
特別有run out of the city的舒暢感。
往北,Stockholm和Bergen是好地方,但物價總是更貴一些,
或許要去美好的地方要犧牲不少金錢!?
從13世紀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
由於免受戰爭的破壞而保存良好,現在共有許多博物館和名勝,
同時也是一個高科技的城市,擁有眾多大學,工業發達。
卑爾根位於挪威的西南方,也因為峽灣地形適合大型船集操作。
這裡和丹麥的關係很親近,建築風格更是類似。
看不出建築物的美感,沒有華麗的裝飾和氣息,
但是接近自然是這裡唯一感受北歐風情的不二法門。
小記...
1. 當要約人的時候,絕對不給對方拒絕的機會。
ex: 星期一三五,你哪一天有空? 是要看A電影,還是要看B電影。
2. 積極地、鍥而不捨地連絡對方。
3. 在生活中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欣賞獨立人格的作品。
4. 只是懶得傳照片、一一交代罷了
訂閱:
文章 (Atom)